22人
看过
如今脱发已经成为了一项全球性问题,越来越多的人受脱发的困扰。其中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,患者通常头皮油脂分泌增多,又称为“脂溢性脱发”,男女均可发病。男性患病率21.6%,女性为6%。
雄激素性脱发是什么病?
雄激素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、雄激素性秃发、脂溢性脱发、脂溢性秃发、早秃、雄性秃、男性型脱发、遗传性脱发等,是一种常见的脱发问题。
发病主要是依赖雄激素的作用,和遗传关系大。男女都可发生,男性更多见,常在 20~30 岁发病。
雄激素性脱发有什么表现?
男性早期表现为前额、双侧额角和(或)双侧鬓角发际线后移,或顶部进行性脱发,最终使头皮显露,通常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。
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与发际缘之间头发弥漫性稀疏、纤细,前额发际线位置不改变,通常也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。
具体的情况表现和程度类型,可以对照参考下面的 BASP 分型(一种男女脱发均适用的新的通用分级法)。
以雄激素性脱发 M 型为例,表现为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纤细、稀疏,逐渐向头顶蔓延,额部发际后退,头顶头发脱落。
本病目前治疗虽然缺乏根治性手段,但雄激素性脱发是可防可治的,由于雄激素性脱发是一个进行性加重直至秃发的过程,所以强调早期治疗和长期治疗,治疗越早,效果越好,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,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是可以稳定病情,改善症状的。
1、口服药物
男性可口服非那雄胺,女性可口服螺内酯或环丙孕酮,此外,异维A酸、锌制剂、丹参酮也可联合治疗。
2、外用药物
2%/5%米诺地尔溶液等;雄激素性脱发时有时会伴有脂溢性皮炎,真菌检查会查到或多或少的马拉色菌,有马拉色菌感染时可用康王、二硫化硒等洗头,必要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。
3、毛发移植术
毛发移植术是将枕后、腋窝等非脱发部位的毛囊提取并处理后再移植到脱发区域,在术后 6~9 个月才可看到明显的效果,但毛发移植并非一劳永逸的,仍需使用上述药物维持治疗。
4、自体富血小板血浆
是指将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血小板浓度相当于全血血小板浓度的 的 4~6 倍的浓缩物,将其局部注射至脱发区域头皮的真皮层,1月1次,连续注射 3~6 次可见一定疗效,主要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的轻微疼痛。
5、低能量激光治疗
波长655 nm的低能量激光可用来治疗雄激素性脱发,其可改善毛囊周围微环境,隔天照射1次,每次照射 15 ~30 min,连续使用 3 个月以上才可见到一定疗效,可以作为本病的辅助手段。
6、中医治疗
根据个人体质辨证用药,选择不同的中药汤剂,如健脾祛湿,疏肝利胆,除湿活血等,此外,还有外用生发酊、火针、针灸、梅花针、刮痧、拔罐、穴位注射等。
7、替代疗法
可通过戴假发、头皮纹饰等遮盖。
免责声明:文章和图片由网友自由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

-
4.9星
-
4.9星
-
4.8星
-
4.8星
-
4.8星
-
4.8星
-
5星
-
4.7星